景观设计
关注节天博气景观
天博节气是当代文化生活中的活跃主题,也成为“节气景观”的衍生组成部分。2020年11月22日进入“小雪”节气。网络媒体上出现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招贴,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情。
4年前的今天,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项“非遗”的特点,符合了一项重要的评估标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那么,需要多大的现实空间,去描述这种知识和实践的价值呢?又去哪里感悟这种智慧带来的震撼并表达敬意呢?
工业化、信息化和城市化正在迅速改变世界,颠覆了农业文明社会的旧有结构,也就顺带淡化、模糊了“节气”在当代人们心中的位置与形象。社会公众很容易地将其归入过气、土里土气的“故纸堆”。在此背景下,对于节气“知识与实践”的阐述,也就更寄情于文字、文娱和文创,忽视了其悠久、宏大、深邃演变过程形成的一个重要特点:节气知识体系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这项“非遗”有别于我们熟悉的模式,其“技艺”和“传承人”皆依附于整体社会中的无数个体。这意味着“节气”有着广泛的使用者、多层面的应用、相互交织的影响力以及遍布大地的现实场景。
这种耳熟能详、不动声色的活态“节气景观”,包含了物候、节气、人、土地与农作天博,彼此不可分割。
实践是智慧的物化过程。所以,我们应该长时间地记录一个地域的社会生活整体——比如位于黄河中游、晋南翼城的历山地区。一个个遍布各地的“节气景观”相互关联,才构成对遗产价值的真实、完整描述。可以说天博,现在的“非遗”方式仅仅开辟了初始,应用物质文化遗产的景观空间、农业遗产等更多视角进行描述天博,才撑得住去阐释“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这一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历史成就天博。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天博,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