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
景观营造天博与城市建设的自然之道
天博无论是乡野风光、风景园林天博、还是人文景区,都与我们的日常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环顾四周,我们生活在一个景观构建的社会里。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景观。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基本的吃穿住行,对于身处的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景观,或许有人持狭隘的理解:不过就是植树栽花,修个凉亭或者池塘,是可有可无的点缀。无论是乡野风光、风景园林、人文景区,都与我们的日常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环顾四周,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景观构建的社会里。《景观笔记:自然·文化·设计》这本书,对于我们认识自然、理解景观、感知城市提供了知识借鉴。
本书作者王向荣教授目前担任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是国内著名的园林学者,曾经出版《多义景观》《欧洲新景观》等著作。本书收录的52篇文章,凝聚着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等深入思考。所谓景观,是建筑、植物、地域、水域的集合,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而我们习惯性提及的园林,具有私密性、封闭性的意味,比如留园、网师园等等。景观囊括了风景园林天博,有着更广阔的理论与实践尺度,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发展态势。
景观总是与自然相依相存,自然是景观的基础,也是景观营造的方向。在开篇《自然的含义》一文中,作者对于自然进行扼要的梳理。自然,分为不同的层级:第一自然,就是人类活动没有对其产生太多影响的景观,比如山脉、江河、沼泽、峡谷等等,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自然遗产。第一自然是最为宝贵的遗产,伴随人类活动的增加,原始的自然面积正在急剧锐减;第二自然是生产的自然,是人类为了生产生活经过改造的自然,比如田野、牧场、人工树林等等;第三自然,是美学的自然,比如现在城乡中的风景园林和各类景观;第四自然,是被损害的自然、经过修复后的自然,比如国内矿山公园天博、工业遗址公园等等。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存在于自然世界中,或者说生活在不同的景观之中。
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古代园林景观的造园理念、方法、目标等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城市里,景观不再是私人享用的私密空间。作者在《无可替代的生态系统》一文中,对于城市景观、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阐释了观点。如今的大城市,由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自然系统包括水域、绿地,人工系统则是建筑和生活基础设施。当前很多城市,为了追求景观之美丽,常常违背了自然规律。例如,有的城市不顾及地理、气候因素,盲目开展“南树北植”;有的城市用水紧张,却在公共景观营造时打起了“水牌”。
在面对自然或人为环境变化时,有些基础设施完备的现代城市,并没有强大的抵御能力,一场暴雨、一次台风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本书认为,当代城市建设要倡导“弹性城市”建设,即加强城市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建设。另外,还要树立“海绵城市”理念,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储存并加以利用,减少雨水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增加土壤湿度天博、丰富城市的多样性。
自然环境支撑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的兴废。在生态脆弱的中国西北地区,古代有很多城市。但是当湖泊干涸、大地断流、绿色消失之后,城市也随之消失,楼兰古城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在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尽管意识到了环境与自然的重要性,可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却被不同部门进行“切割”管理,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法看上去越来越专业,但是也出现了以单一目标为导向的建造,如道路为了交通、水渠为了引水、河流为了排洪、堤坝为了防洪、园林为了美化,尽管这些目标明确,每项工程看似合理,但仍要警惕城市变成各类基础设施的拼贴天博,导致城市失去有机性,自然系统变得支离破碎。城市建设和景观营造,需要统筹考虑,整体推进,不能昨天挖水渠、今天修道路,明天搞拆迁,城市如果成为无休无止的“大工地”,这对于人们追求健康、宜居、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活目标,不是距离更近,而是更远。
近年来,空气质量改善是很多城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必须考虑空气的流通,留出沿着主导风向的通风廊道,这是城市景观规划和营造的要点,因为风道可以将城市外围清洁凉爽的自然风引入城市,穿城而过,将污浊的空气带出城市,使得城市如同健康的生物一样,具有呼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