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
天博园林建筑(四):北方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占地最大的帝王宫苑
天博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朝最先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园林。西北面有起伏的峰峦和幽静的山谷,东南面为平坦的原野,还有纵横的溪流与湖泊水面,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历经三帝:康熙、雍正、乾隆,始建于1703年,耗时约90年建成。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内有康熙乾隆钦定的72景,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第一阶段: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开拓湖区、筑洲岛、修堤岸,随之营建宫殿、亭树和宫墙,使避暑山庄初具规模。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
第二阶段:从乾隆六年(1741年)至乾隆十九年(1754年),乾隆皇帝对避暑山庄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增建宫殿和多处精巧的大型园林建筑。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康熙年间,民间天花流行,康熙帝自己也曾感染了天花.导致关外的蒙古贵族不敢前往关内.考虑到边疆安定等原因,也为了接见关外蒙古贵族,而修建了承德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作为一座离宫,也包括有宫廷与苑林两个区域。宫廷区比清漪园的规模大,有正宫、松鹤斋和东宫三组宫殿建筑群组,按“前宫后苑”的传统布局三组并列地安置在山庄的南面。苑林区在宫廷之北,它包括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岳区三大景区。
湖泊景区紧靠在宫廷区之北,面积约占全园的1/6,全区满布湖泊与岛屿,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由洲、岛天博、堤、桥分割成大小水域的大水面。而就在这大小洲、岛上和堤岸边分布着成组或单独的厅、堂、楼、馆、亭、台、廊、桥。
这里有康熙居住的如意洲,皇帝读书的月色江声建筑群,有景观与浙江嘉兴烟雨楼相近似的烟雨楼,有模仿江苏镇江金山寺而修建的金山与上帝阁,参照江苏苏州名园狮子林而建的文园,有用作湖水闸门的水心榭等。
湖泊区的建筑占到全园的一半。建筑四周的水面、堤岸的形态、水口、驳岸的处理、庭院的堆石、植物的配置都以江南水乡和著名园林为蓝本作了精心的设计与施工。
所以这些建筑尽管采用的是北方官式建筑的形式、但由于有周围水景、植物的配置,使整个湖泊区呈现出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
苑林部分的平原景区紧邻在湖泊区之北,它东界园墙,西北依山,形成一狭长的三角形平原地段,面积约与湖泊区相当。
其东的万树园种植着榆树,养有麋鹿于林间,西部是称作“试马埭”的一片草茵地,其同散布蒙古包。这片平地中建筑物很少,东北角的一组佛寺——永估诗比较有规模,寺中九层金利浩耸立于平原之上,十分醒目,成为全圆北端的一处重要县现。
南面临湖散列着四座形式各异的凉亭,它们既是草原南端的点景建筑,又成为观赏湖泊区水景风光的良好场所。当年乾隆皇帝正是在这里与蒙古族王公野宴于草原之上,观看着彩灯和摔跤、马术等表演,自有一番盛况。
山岳景区位于湖泊区、平原区的西北面,占据全园面积的2/3,这里山峦涌叠,气势浑厚,满覆着郁郁葱葱的树木,尤以松树为主,形成苍松夹道的“松云峡”山峪盛景。
在这片山林中散布着二十余处小型园林与寺庙建筑群,它们多隐藏在幽谷深壑之中,只在四座突出的山峰顶上建有四座亭,即靠山区北部的北枕双峰亭与南山积雪亭,西部的四面云山亭和南部的锤峰落照亭。
顾名思义,它们都是高处观景,俯视全园的极佳场所,伫立亭中,可以观赏到落日余晖映照的园外借景磬锤峰,四周云雾中的山峦叠翠,和寒冬山坡、树丛上的皑皑积雪,而这些亭子又成为全园最高的几处瞩目的景点。
整座避暑山庄四周都以宫墙围绕,带有城堞垛口的宫墙随山势而上下蜿蜒,将这富有江南水乡情调的湖泊区,宛若塞外风光的平原区和象征北方山林的山岳区统揽在一起。
如果登至高处宫墙天博,更可望见园外的八座寺庙,它们分别建成藏、蒙等少数民族建筑的形式,分布在武烈河和狮子沟的对岸,如众星拱月般地簇拥着山庄,这园内、园外浑然一体的大环境的确显示了当年大清王朝的宏大气势。
如果以表现封建王朝的形象与气势而论,在三座大型皇家园林中,以承德避暑山庄最为成功。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天博、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天博、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天博、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矾、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