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
天博关于园林你知道多少
天博我国古代园林当然不是只有江南园林。实际上园林大致分为四种:皇家园林天博、寺庙园林、公共园林、私家园林。如颐和园,规模宏大,建筑考究,气势雄壮,一般园林不可比拟。最早的皇家园林有考据的是殷纣王的“沙丘苑台”,秦始皇则建有“上林苑”,阿房宫就是其中一处建筑。汉武帝时在上林苑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在宫中挖太液池,池中堆造三山以象征“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这一旧名也得以沿用至明清时期,现在北京的和北海就是明清时期的太液池。
寺庙园林多指佛教和道教园林,它是寺庙的附属建筑。现存较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太原的“晋祠”,最早是纪念晋国创始人唐叔虞的祠庙,到北魏时已经形成一定的园林规模。苏州市的“狮子林”本为元代菩提正宗寺的后花园,后来寺毁园存,几经修建,始成现状。
我国古代公共园林不像如今这样普遍,多分布在山水胜地。公共园林约略出现在唐代,长安城外的“曲江池”是突出代表。这里本事汉代上林苑的范围,隋代在池中种植荷花,唐开元年间开凿为胜境,成为都城游赏之地。杜甫在《丽人行》中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描写当时盛况。杭州西湖作为公共园林也是在唐宋之后日益兴盛起来。
私宅园林始于西汉,主人多为贵族富豪。例如梁孝王刘武曾在今商丘一带建造“兔园”,又叫“梁园”,常邀司马相如等一干文人在园中饮酒作赋,这是贵族园林。魏晋时期,玄学大盛,深刻影响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他们在山水间寻找寄托和乐趣,私家园林大为发展天博。如西晋官僚石崇在洛阳建造的“金谷园”,依山傍水,楼阁相连,左思、陆机等著名文豪在此吟诗作赋,号为“二十四诗友”。唐代著名的有王维在长安终南山下建造的“辋川别业”,裴度在洛阳城南的“绿野堂”。而明清时期是私宅园林的兴盛,如今江南园林几乎尽数为明清时所建,单是扬州在康熙年间的园子就达到3000座以上。
中国园林的艺术是鲜明的,不同于西方园林追求的几何形体美学,体现人力对自然的征服,体现人的创造性;中国园林讲求人与自然的融合统一。这源于中国哲学的的天人合一思想。我国园林取法自然,讲掇山、叠石、理水,讲“虽由人作,宛如天开”。它以山水为主体,要求山有脉,水有源,水随山转,山因水活。
我国园林中的假山堪比西方园林里的雕塑,可以说是园林的灵魂。中国人,尤其是古人,酷爱玉、石,儒家崇玉,从孔子就说“君子比德如玉”,甚至于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社会风气天博。而道家尚石,认为石是天然无雕饰的,朴实无华,又坚硬不改心性,所以说“石不能语最可人”,认为石头是最可爱的物件。园林中的石头不是随便的石头,大都具备“瘦、漏、透、皱”等的特点,瘦是指石头有仙风道骨的气韵,有孤迥特立的样子;漏透就要有孔,通透,玲珑;皱指有纹路,有沧桑。
而水呢?古人说“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如苏州的四大园林之一的沧浪亭,(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它的名字源于《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中沧浪亭原本建于水边,上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远水皆有情”的对联。可见古人在取法山水以建园的时候,除了审美、居住之外,更是寄托了主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的。
如皇家园林中多见海上仙山,以体现封建帝王祈求成仙和长享富贵的愿望,北京的、北海、琼华岛、水云榭和瀛台都体现这种思想。
如苏州的拙政园,为明代御史王献臣所建,他不满朝政,退而独善其身,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为政”之意而建园。
在造园手法上,西方园林追求外部几何美、雕塑美,把所有功能集中在建筑物内部,讲究内部空间的构成美,这在西方宫殿、教堂等建筑中得到充分体现。而我国古典园林在手法上讲求含蓄、曲折、变化。讲“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如国画一样,表现出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大观园精致无限,但是隐于进门一座假山之后;颐和园那样的气魄,进门一座勤政殿,看似无路可走,沿旁道进去,却是一片碧水昆明湖。这就是中国园林的讲究——含蓄而有层次。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园,有些已经湮没,有的保留到现在。现存最早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 绛守居园池”,建于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历史上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是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建于康熙乾隆年间,被称为“万园之园”,最后毁于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之手。
现存完好的皇家园林有北京三海(、北海)、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以承德避暑山庄最大。私家园林集中在南方,有前面提到的苏州四大名园,此外“曲园、怡园、耦园、网师园”也各尽其妙。但总体而言私家园林小,讲以小见大,在方寸之间布不尽之景,更多是体现意趣。扬州有“个园、何园”,无锡有“寄畅园”,上海豫园是明代官僚潘允端为父亲所建,素称“东南名园之冠”。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东莞“可园”、番禹“余荫山房”、顺德“清晖园”、佛山“十二石斋”。
北方私家园林集中在北京,现存主要是清代的。河北保定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清代改为行宫,很有名气。另有两座历史上名声很大的私家园林,一座是明代书画家米万钟的勺园,在北京;一座是清代官僚陈元龙的安澜园,在浙江海宁市。勺园旧址在今天北大校园内。米万钟的艺术造诣很深,与董其昌并成为“南董北米”。米氏爱石成癖,字号“友石”,一生收集奇石无数,被称为“米家石”。他还把园中景绘成彩灯挂在园中,成为“米家灯”;他儿子诗书画名冠京师,被称为“米家童”;人们于是把米家的园、石、灯、童成为“米家四奇”天博。现在颐和园乐寿堂前的一块巨石“青芝岫”,是当年米万钟自房山买来,运送途中,米氏被革职,因此弃于路旁,后由乾隆运到北京的天博。 浙江的安澜园在清代时盛极一时,乾隆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安澜园。后来毁于咸丰年间,现存极少建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