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
风景园林是天博干什么的?
天博园林史的课上这些陌生,经过历史的淘洗,这些古典园林依然闪烁着古人高超的审美和智慧光芒。
中国园林的最早一批“设计师”,也是甲方。他们是古代被贬的王公贵族或怀才不遇的文人骚客,如辋川别业的主人王维、庐山草堂的主人白居易天博。
如今,甲方和设计师已经分离开来。甲方不再具有设计审美能力和绘制施工技能,于是召集设计师为其完成设计。换句话说:“设计师,是专业的。”
专业吗?快节奏的生活让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师们变得浮躁,渴望一步登天、渴望一蹴而就。面对一项设计任务,不曾仔细推敲基地条件、文化背景、使用者体验,简单地把“画一张漂亮的平面图”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理科出身,学着一级学科,却愣是把自己变成了“画图匠”。
然而,在这个风云诡谲的时代,“画图匠”们有多么岌岌可危呢?大数据、人工智能、BIM等新兴技术井喷式发展,机械重复性工作正被机器人悄悄取代,所有专业都在疯狂地拓展自身疆域,构筑技术壁垒。每个渺小的个体,也只有不断打造自我的核心竞争力天博,不断爬往更高的海拔,才不会被有朝一日上涨的水平面覆没。
也许今天我们看10年前的设计师用绘图笔涂黑一个个格子,就和10年后智能化设计师看今天我们手工描CAD,拉SU模型一样。难以理解且略显寒碜,但却是时代进步的真实过程。
回到我们熟悉的话题——考研/保研。到了大三(四)下,设计还未理解,甚至还无法辨别一项设计的好坏,应试考试压力就扑面而来了。收起设计书籍和案例,忙不迭开始练习快题,迷茫中的我们依然停留在追求形式美的水平:线条流畅、一气呵成、似乎就更快、更好、更强。
在这样的高强度练习之下,考生们的平面表现水平越来越高。再加上近年来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上升迅猛,以往凭借“看脸”的单一判卷标准已然难分伯仲。况且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信息革命下,电脑制图能力和设计能力正在飞速发展甚至赶超人类。不想被淘汰,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于是快题背后体现的设计思维能力重新回归,成为高校审卷者关注的重点。
考卷上被黑色速写笔绘出的每个点、每条线,每个图形,都对应着某个场地、空间天博、区域,它们存在于现实时空之中,而不仅仅是美学艺术的排列。在设计的过程中,眼到、手到、更要心到,当你画出的点线面的同时,能在心中自然描摹出使用者在其中的场景,那便初步掌握设计的要领了。换句话说:此学生,孺子可教也。
近半个世纪前,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说过:“形式是为了回答‘是什么’,而设计则是为了回答‘怎样做’;形式是一个基本框架,而设计则是直接或间接的手段”。
风景园林是什么?是一个整体性的场域,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空间形式,而是一种“空间-时间”的“过程-形式”。这也是为什么它要求一种不同与建筑的设计方法以及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风景园林怎么做?则是其自己的设计方法和语言。风景园林的方法是将景观作为一种充满着诗意的生命过程,不仅仅是科学和生态,还包含美学以及诗情画意,它是一种综合的、整体的、动态的,进化的自然而然的设计方法,而不是一种的构图和图案组合。正如景观设计师西蒙兹所说:
风景园林是一门关于土地的科学和艺术,一门关于“家园”的科学和艺术。总结到一句话就是:构建有机秩序(筑园陈圣泓)。
园林就是在一定地域内,运用一定的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天博,通过改造地形(叠石,筑山,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而创作的一种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主要方向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天博、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以及旅游度假规划、城市建设绿地及公共设施规划,主要就职于规划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管理。
这是一门工学、农学、艺术学相结合的学科,利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加上其他非生物科学、哲学、历史人文因素相结合,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
该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城市规划、建筑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及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学、生物学、生态学、植物学、园艺学、林学、艺术、文学、美学、社会学等等等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新型工程专业。
国内该专业比较优势的院校有: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大学等等。